cards  

一打開皮夾,裡面就躺著這些卡片,和研究所時期相比,皮夾的厚度增加許多。

感覺皮夾已經快爆炸了!

 

記得以前念書的時代,除了學生證、金融卡和悠遊卡之外,身上就沒什麼多餘的卡片。

沒有信用卡和有的沒的會員卡,也沒啥現金!

 

這幾年來,增加最多的應該就是信用卡了!

剛入職場的頭一年,除了之前家裡給的附卡之外,還是以現金為主。

直到換工作之後,才開始逐漸接觸信用卡的世界。

 

剛開始,只是單純覺得,既然需要常常先買單,事後才報帳,那用信用卡有延後支付的效果,比較划算。

可是沒有特別研究要使用哪家的信用卡,就傻傻地刷。

但刷的多了,就開始爬版研究,看看如何能夠讓自己達到刷卡最大的效益。

 

原本只用一張來刷卡,也不喜歡累積紅利,就使用現金回饋的卡片。

後來發現,刷卡金額多,可以免費分期,這樣支付的時間就越來越往後延,感覺還不錯!

接著就開始研究,如何用信用卡看便宜電影,如何用信用卡省交通費。

故除了主力在使用的卡之外,也開始辦一些特定功能的卡片。

 

這張拿來看電影,這張拿來當悠遊卡,這張拿來分期。

同時也淘汰一些功能性不佳的卡片。

 

只是現在滿腦子都裝著,哪一次消費要刷哪張卡,哪張卡的結帳日是何時,消費的入帳日為何時。

每張卡有優惠規定的一般消費是否有達標,搞得自己精疲力盡。

說穿了,就是想多省點錢罷了!

 

除了信用卡之外,其餘的都是些儲值卡和會員卡。

像我竟然會成為星巴克隨行卡的高度使用者,連我自己都很訝異。

starbucks  

以前除了用小七來集點或後來的ibon去星巴克買一送一之外,自己鮮少會一個人進去消費。

但現在這家店是我買飲料和禮盒服侍客戶的好夥伴,故身為高度使用者,用隨行卡累積點數也是非常合理的。

不過,未來脫離業務的身分後,大概這張卡的使用頻率就會大幅降低吧!

 

摩斯卡 -

身為摩斯的愛好者,卻遲遲沒有使用摩斯卡的習慣。

大概也是不希望皮夾內又多一張卡片。

但後來還是覺得既然這麼常消費,那還是加值換紅利,用紅利換漢堡吧!

因此,最終依舊買了一張摩斯卡。

可是連隨行卡和悠遊卡都可以記名了,摩斯卡卻都沒什麼長進,真是令人失望!

 

悠遊卡 -

之前身上有三張悠遊卡,一張是自己買的,一張是客戶送的,一張是公司送員工的鑰匙圈造型悠遊卡。

但一張掛掉後,就開始計畫使用悠遊聯名卡。

經過長期的計畫和信用累積後,才終於選中了現在的這張。

不過現在皮夾內還是習慣放一張一般的悠遊卡備用,可是應該會慢慢地淘汰掉這張吧!

 

其餘還有健身房的會員卡、圖書館的借書證以及一些金融卡。

有時候想說,這麼多卡不能整合嗎?

但一張卡的功能越強大,就意謂著,這張卡弄丟的時候,自己可能就會像斷手斷腳一樣,不知所措。

所以風險分散點,還是有好處的!

 

這些塑膠卡片是讓我們生活更便利,還是給了我們更多的限制?

使我們省了更多錢,亦或只是讓我們更加愛消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