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賽局理論的時候,因為同學比較晚到。
老師就開始跟大家先閒聊一會兒。
老師就問大家:每次寫完作業有沒有什麼問題?
有沒有覺得上完這堂課,發覺自己很笨,因此變得謙卑起來?
我內心在想:的確,更加深了自己一點都不聰明的想法!!
另外,越上越覺得自己,高中數學實在是太混啦!!
一堆排列組合和機率的問題,腦袋都打結了。
這是當時沒有參加大學聯考的報應嗎?
記得國中數學老師有說過:其實班上真正聰明的同學不多。
因為數學好,才是真的很聰明。
其他的,祇能夠說是很會唸書而已。
聽起來有點不服氣,但我也認為,數學好的人,的確算是比較聰明。
我就是數學很差,但是很會背書和頗懂考試技巧的學生。
因此,我一直覺得,我不算是屬於那種真正聰明的學生。
台灣社會雖然充滿著數理不好,就只能唸社會組的想法。
可是其實,社會組真正唸的好的人,數學一樣也要好。
因為很多社會科學,一樣需要相當多的數理邏輯。
不是只會背背書,就能夠做出好的研究。
像我這種數學逃兵,每次看到量化的論文,
就逃的遠遠的。
永遠不敢去面對這些算式和圖表。
只能躲在質化的世界。
或許是以前的經驗讓我對數學真的有莫名的恐懼,
從國中以來,數學成績永遠都是非常不理想。
只要題目出現變化,分數就很慘。
每次段考的數學科,我一定考到一半就要去上廁所。
可是考完試,肚子就恢復正常。
完全只是過度緊張而已。
求學的過程中,從來沒有真正去理解很多數學的原理。
看一次看不懂,就覺得自己永遠都看不到。
唯一的選擇,就是把它背下來。
我想,很多學生也是跟我一樣,用這種錯誤的方式來面對數學。
這也是我越來越沒有信心的原因。
儘管上了大學之後,除了經濟學之外,
很少需要用到數學。
只有之前考GRE的時候,又開始算這些國中數學。
但只能夠說,老外考的這些數學,對我們台灣學生來說,
只是國中程度而已。
只要能夠用英文看懂題目,拿到滿分其實很容易。
但這不代表自己數學變強了。
只是題目變簡單而已。
總之,每次只要面對數學的時候,
我就會想起自己真的不是很聰明的這個真相。
不過,就因為知道自己真的不是那麼聰明,
也讓自己知道,唯有比別人努力,才有辦法達到與別人相同的成就。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