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開皮夾,裡面就躺著這些卡片,和研究所時期相比,皮夾的厚度增加許多。
感覺皮夾已經快爆炸了!
記得以前念書的時代,除了學生證、金融卡和悠遊卡之外,身上就沒什麼多餘的卡片。
沒有信用卡和有的沒的會員卡,也沒啥現金!
一打開皮夾,裡面就躺著這些卡片,和研究所時期相比,皮夾的厚度增加許多。
感覺皮夾已經快爆炸了!
記得以前念書的時代,除了學生證、金融卡和悠遊卡之外,身上就沒什麼多餘的卡片。
沒有信用卡和有的沒的會員卡,也沒啥現金!
由於家裡需要人手,因此現在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回高雄,最少也會隔周就回家一次。
值得慶幸的是,老爸已經出院回家,就不用特別跑去醫院探視。
可是,以前在醫院的時候,就是交給看護協助照顧,一天只會去看他一兩個小時。
現在則是24小時都在家裡,相處的時間多了,摩擦也就更多了。
儘管自己從進入幼稚園開始,一路讀書讀到研究所畢業,人生三十年的時間(這個數字還有點不太習慣!),幾乎都在校園內度過。
可是自己讀的這些書有大半是教科書、參考書,尤其是國中和高中的階段,自己另外閱讀的課外讀物其實少之又少。
尤其從國中開始,打從家裡附近的坎城戲院開幕後,電影就是我花最多時間的娛樂活動。
書本只是為了應付升學的工具罷了!
一直到大學畢業去高唱從軍樂之後,反而才找到了閱讀的樂趣。
記得前一陣子去看"寶米恰恰"時,當劇中的雙胞胎姐姐有了屬於自己的秘密時,她心中暗自高興,認為這代表自己有所成長了。
不過,相對地這個秘密也造成後來一連串的誤會,上演了一場青澀的青春校園鬧劇。
近期閱讀的一些小說在劇情上,總有些類似的地方。不外乎是因為其中的主角決定隱藏某些秘密,不論是為了心愛的人好,還是為了自己好。
但正因為有了這個祕密,使得人與人之間彷彿築起了一道高牆。
而這道牆隨著時間只會越來越堅固厚實,讓築牆人就算想打破它,也無從甚至無力動手。
我從當兵之後,在待人處事知道這方面,也逐漸有自己的原則。
不會像過往那樣一廂情願。
過去大家都會覺得我是一個對人非常親切的人,就算彼此有些磨擦,也不會擺臉色給對方看。
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在這方面亦慢慢有所修正。
儘管無法做到百分之百,但還是會盡量依照這樣的方向去行事。
現在許多的同事、朋友和客戶都會認為我有一些特點,算是已經我的個人形象。
像是很會買甜點、對下午茶地點很熟悉、以及對人非常貼心之類的。
由於工作需求,常常會買個點心或下午茶給客戶以及辦公室同事們,大概是不喜歡一成不變,
故我只要時間和交通允許,就會每次都買些不一樣,或者覺得比較特殊的點心給大家品嘗。
很多人就會問我:你自己本身很愛吃甜食嗎?
今天中午頂著大太陽出門看電影,才離開房間沒多久就已經滿頭大汗,看到街頭上的行人都紛紛躲到涼快的冷氣房內消暑。
在這個五月的第一天,唯一的感想就是:夏天快來了!
最近的天氣的確越來越悶熱,每次台北在冬天的時候,我都要一直祈求陽光。
但夏天要來臨的時候,卻又希望陽光不要這麼毒辣,把人曬得七葷八素。
最近工作這麼忙碌,當然沒有時間玩食字路口Part 2。
只是看到這張照片,總是有些感觸。
當初辦這個活動的宗旨的確達到了,但這群人再度聚首拍這種照片的機率似乎已經微乎其微。
當時的主角們已經完全退出這個圈子,當時大家給予的是祝福,但現在呢?!
過年與許多不同階段的朋友聚餐,最近常常被問到為什麼還沒有女朋友?!
其實上一篇網誌似乎也有提到類似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被問久了,的確有點厭煩!
因為本來不會去多想,也會被迫一直去思考這個問題。
我的好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耶誕節是我一年中最愛的節日。
可能從小都被帶去教會過平安夜,故非常喜歡這種溫馨的氣氛。
儘管這都是商人的手法,可是,我還是忍不住地喜歡上這個節日。
總覺得,這是一個充滿感動和奇蹟的日子!
今年的耶誕節注定是要以一個單身男子的身分度過,而且沒有安排任何的活動。
最近身邊的朋友似乎很極端,不是陷入熱戀,就是為情所苦。
相較起來,我的感情生活算是很平靜,有時候可能會有激起一點漣漪,但都是稍縱即逝,並沒有真正的強烈情緒起伏。
年紀相仿的女性朋友們,有的很急,有的似乎看得很開,但感覺得出來,無論是哪一種,都還是渴望能遇到適合自己的對象。
有時候也會想,我們到底是渴望愛情的感覺,還是那個對象?
不過,這也是蠻無聊的問題。
這句話可能對"Friends"非常熟悉的朋友就了解它代表的含意,不然,大概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吧!
儘管結局是令人失望的,但至少我有嘗試的勇氣。
可能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我不只是能夠拿起湯匙,而是能夠更進一步。
只是記錄一下我此刻的心情!
這幾個禮拜的台北讓我想起自己一直無法愛上這個城市的原因:讓人憂鬱的天氣!
陰雨綿綿的氣候真的讓人很難雀躍起來,上班時看著窗外的天空,似乎沒有太多令人興奮的感覺。
我的個性似乎也是蠻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人(這樣要被歸類為不積極的人嗎?)
故每次到這種時候,就必須一直要強化自己的心理建設,不能夠讓自己陷入一種莫名的憂鬱當中。
過去這幾週以來,其實心情還算蠻穩定的,至少臉上還是笑臉遠多過於愁眉苦臉。
國慶三天連假,除了和國中同學相約聚會之外(怎麼又是國中同學?今年是要補足過去十多年都沒聚會的次數嗎?),並沒有安排其他行程。
這次真的就是要多陪陪家人,和可愛的姪子培養感情。
因此,也有時間去我最喜歡的河堤慢跑運動。
經過這兩個禮拜的特訓,體力和肌力有慢慢進步的趨勢,所以,跑起來還算是輕鬆寫意。
加上微微的涼風吹在身上,跑起來格外地愜意。
這兩天為了幫國中同學找國中時期的照片,就去翻了一下我在高雄的舊書桌。
這個抽屜我平常是很少會去打開的,因為,它就像是個潘朵拉盒子,我深怕一打開,就會勾起太多回憶。
但我還是把它打開了,而且一一打開了塵封已久的信件和卡片,看看有沒有以前留下來的照片。
我一直對我這方面的記憶力相當自豪,但當我很快地瀏覽這些信件時,我發現我竟然完全不記得有收到這些郵件。
看著上面最後署名的日期,我才有辦法去拼湊這些回憶。
最近有時候會想:自己有沒有什麼優點是可以吸引異性朋友的?
因為仔細思考了一下,自己好像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外表不怎麼樣,長的不僅稱不上帥,可能有些人還會覺得醜。
皮膚也不好,從高中開始就拼命地戰痘,戰到現在已經千瘡百孔,我也懶得繼續抗戰下去了。
頭髮很雜亂,天生的自然捲,加上又有滿頭的白髮,髮質也欠缺保養,每次照鏡子都覺得自己頭髮真的很糟糕。
最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得了一種強迫症,就是只要處在超過兩個人以上的情境下,就無法忍受超過30秒鐘以上的沉默。
因此,我就會一直想要努力把氣氛炒熱,帶起一些共同的話題,讓大家變得很活絡。
但有時候想想,自己真的有需要每次都這麼做嗎?
在某些人的眼中,可能會認為,這個人是怎麼回事?話那麼多幹嘛?
而且一直講一直講,難道不能夠享受片刻的寧靜嗎?
昨天下班後,和同事去威秀看了最近也算蠻熱門的"翻滾吧!阿信"!
其實,從開始宣傳的時候,就有打算要去看了。
從看過"聽說"後,就還蠻欣賞彭于晏這個演員,因為他有一種非常陽光的特質。
後來看到他為了拍"近在咫尺"而鍛鍊出精壯的身材,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他投入的執著。
而為了拍這部片,他所花的心血更是令我佩服,加上最近看到某名人朋友在自己部落格上寫的文章,又驗證我對他的看法。
"How I met your mother"裡面,有一集講到"Leathal Weapon"的Segt. Murtaugh的一句名言:I'm too old for this shit!(不過為了電視尺度,改成stuff)
而Ted根據Murtaugh,列了自己所謂的"The Murtaugh list",把一些年少輕狂常做,但現在已經不再適宜的事情列下來,提醒自己不要再做這些事情。
就像是通霄玩樂喝酒之類的事情。
這讓我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到了該列一張The Murtaugh list的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