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儘管自己從進入幼稚園開始,一路讀書讀到研究所畢業,人生三十年的時間(這個數字還有點不太習慣!),幾乎都在校園內度過。

可是自己讀的這些書有大半是教科書、參考書,尤其是國中和高中的階段,自己另外閱讀的課外讀物其實少之又少。

尤其從國中開始,打從家裡附近的坎城戲院開幕後,電影就是我花最多時間的娛樂活動。

書本只是為了應付升學的工具罷了!

 

一直到大學畢業去高唱從軍樂之後,反而才找到了閱讀的樂趣。

如果回去尋找我服役期間記錄的網誌,必定可以找到關於那段時間我是多麼享受利用休假期間,到家裡附近的誠品,隨意找一本書,就可以度過大半天的內容。

 

但這幾天讀了"巴別塔男孩 (Imprenta Babel)"這本小說後,我就像書中的主角一樣,隔了這麼久的時間,才想起了自己其實早就與書本結緣。

由於老爸有一個開書店的好朋友,而且我爸雖然外表和言行舉止像個大老粗,可是他真的是個熱愛閱讀的人。

家裡的藏書從來就沒有少過。

猶記小時候在舊家公寓的頂樓,我爸還特別蓋了一個房間,專門來容納他已經堆積如山的藏書。

 

國小搬家之後,家裡一度無法容納這麼多的書籍,後來把隔壁買下來之後,才終於解決了這個窘境。

而且印象中,小時候我老爸就常常會提到,有哪些書他以前是去特別尋尋覓覓,才有辦法在戒嚴和白色恐怖的年代,買到這些書籍。

 

因此,我爸在我年幼時,最常做的事就是帶我和老哥去他朋友開的書店。

他去那邊和老闆聊天、喝茶,我和老哥就隨意挑一本書來看。

早期書店的環境不像現在這麼舒適,沒有誠品書店的舒適和設計感,也沒有冷氣和咖啡香作伴。

只有老闆會隨意拿張小板凳借我們坐,但更常發生的是就直接坐在尚未拆封的書箱上頭。

 

現在想起來也蠻佩服自己的,或許那個年代真的沒有太多娛樂可以誘惑我們。

沒有網路、沒有太多電動玩具、沒有智慧性手機,連電視台都只有三台可以看。

故對於能夠到書店看書反而是一直充滿期待。

 

從各種世界名著的兒童簡易本到成庫的偉人傳記,就在一次又一次的造訪中讀完。

雖然大多時候其實不太瞭解這些故事背後的深層意義為何,但在懵懵懂懂中,自己還是讀了不少作品。

(小學生就看的懂戰爭與和平的話,那我真的就太早熟了....)

 

當然不可能每次都這麼乖乖地看文學作品,有時候看到劉興欽新出的漫畫時,就覺得這是最棒的一天了!

我甚至懷疑我那段童年時期閱讀的書籍量,可能超過我從國中開始累積的閱讀量。

 

其實,我對於"風之影"中提到的觀念頗有感觸。每本書似乎都在等著與自己有緣的讀者來閱讀。

因此,我現在每次到書店或圖書館選擇書籍時,都抱著一種認識新朋友的心態。

期望自己這次又能夠認識到一個相見恨晚的好友。

 

而也的確,有好多次的經驗驗證了,這些書籍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我們可能早就有相見過。

就像這幾天閱讀的這本"巴別塔男孩",講的是一個在印刷廠長大的男孩,生長在西班牙佛朗哥政權實行嚴格思想檢查的年代。

可是由於扶養他長大的伯父利用工作之便,持續地讓他有機會接觸到這麼多經典的作品,而閱讀也是他最大的興趣,進而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家。

 

這本書喚醒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我甚至不記得有跟任何朋友提起過這段過去。

原來,我與閱讀這麼早就結緣。

 

工作的壓力和疲倦確實讓我在下班之後,只想做些不用大腦思考的娛樂。

可是自己還是逼迫自己,每個月都要去圖書館借個兩三本書,亦要利用假日去書店翻翻書,甚至偶爾買本書回來看。

有時候的確會偷懶,但往往只要閱讀個半個小時,又會出現那種想要花一整天把這本書啃完的感覺。

我想,我永遠不會放棄這個樂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