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家裡需要人手,因此現在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回高雄,最少也會隔周就回家一次。
值得慶幸的是,老爸已經出院回家,就不用特別跑去醫院探視。
可是,以前在醫院的時候,就是交給看護協助照顧,一天只會去看他一兩個小時。
現在則是24小時都在家裡,相處的時間多了,摩擦也就更多了。
老爸的個性本身就是衝動和比較沒耐性的,遇到慢郎中的老媽,過去生活上就常常出現步調不一致的情況。
而由於病情的關係,讓老爸的情況更嚴重。
想要吃什麼,別人就要去買給他。
想要做什麼事情,別人就要馬上幫他實現。
偏偏家裡還有兩個年紀幼小,又非常調皮搗蛋的小孩。
在行動上,實在很難隨時幫老爸實現他的需求。
有時候,覺得嘴巴壞的人,比動手動腳的人,更令人受不了。
因為,講出來這些難聽的話,往往讓身邊的親友傷心難過。
這種痛楚比被人打還更加令人心酸。
每次回家看到因為一點小事,老爸在那邊碎碎念我老媽,搞得大家心情很差,自己也很無力。
畢竟,我知道這兩個人的個性就是如此。
都已經相處了超過三十多年了,想改大概也改不掉了。
之前,大家都說我爸住院之後,整個人瘦下來的樣子和很早就過世的祖父很像。
打我從小有印象之後,我祖父就已經中風了。
我和我哥,以及堂姐堂哥,就只敢在旁邊看著他。
因為只要東西掉到他旁邊,他就會很生氣的拿拐杖作勢要打我們。
只是他身體已經不允許他做出太大的動作了。
所以,我叔叔姑姑們都說,我爸的個性就是最像祖父的。
至於我們兩兄弟,其實也各遺傳到我爸媽很多特性。
我哥工作上很積極,很沒有耐性,很習慣指揮別人。這點跟我爸非常類似。
但平常很喜歡摸東摸西的,出門前的準備時間長得讓人受不了,這就完全是老媽的風格。
而我個人非常不喜歡遲到,永遠都是早到、提早出發的人,對於變數太多得事情感到焦慮,就完全遺傳到我爸。
可是對身邊的人,或者做事情的時候,比較會猶疑不定,總是會一直反覆地提醒或交代事情,又是我媽的一個特點。
過去總是覺得爸媽有很多點是非常不適當的,希望他們能夠去改變。
現在才逐漸發現,其實自己變得越來越像他們。
儘管我們很努力想擺脫父母的影子,但其實從多小地方,還是可以讓四周圍的人看出,我們是爸媽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