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恐懼之邦"這本麥可 克萊頓的小說其實去年老哥就拿給我看了
加上當時正值京都議定書的熱潮 研究所考試也必出的題目
但是一直沒有耐心好好地看完
直到今天
蘇格拉底聲稱人都是無知的 他也是無知 但他能勝過別人在於了解自己的無知
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知道的很多
書中也提到 人們對一件事情越無知 對其越有信心 當我們了解的越多 就越難相信它
長久以來 從小開始的教育 告訴我們溫室效應是如何地危害地球
DDT是有害的 我們的工業化製造了太多的二氧化碳 氟氯碳化物是如何破壞臭氧層
我們要如何地支持環保 讓我們的後代子孫有大自然可以陪伴
麥可克萊頓告訴我們 或者他是替其他很多科學家告訴我們 我們錯了
地球並沒有像大家想像中那麼危險 大自然不是那麼地自然
她是需要人們去經營 照顧的
我們以為只要設立國家公園 劃一塊野生保育區 這裡就會變的更好
森林大火是危險的 會破壞生態
我們殊不知這其實都是錯誤的觀念 有這種錯誤的觀念 才會使環境惡化
印地安人打獵是在維持一個生態 維持特定生物的數量
我們怕麋鹿絕種 就把狼都殺光 結果鹿太多 把草吃光了 其他生物活不下去
紛紛頻臨絕種
我們認為幾千年的大樹是不可以讓他消失的 但不知道 幾千年前這裡長的是別種樹木
隨著環境的改變 有些生物會自然地在消失 而有新的生物取代他的存在
我們一直在說現在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但根據數據 沒有這種現象
大家覺得越來越熱 是因為溫室效應?還是都市熱島效應?
為什麼有很多地方越來越冷 而我們卻一直認為地球越來越熱呢?
南極冰山一直在融化 但沒有人告訴我們 它幾千年來本來就一直在融化
而且融化的面積是如何的小 微不足道
大家都只問美國為什麼不簽京都議定書 而不去問 為什麼美國要簽京都議定書
大家都說 美國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佔世界多少 如果不簽 會造成溫度持續上升
但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後 成效有多少?只會降低零點幾的溫度
誰能說這不是其他先進國家的一項陰謀 藉此讓南方國家不能開發他們的物資 工業化
趕上他們的腳步 或者 環保本身也是一種產業
推廣有機農產品 賣油電兩用車 太陽能發電 各種標榜環保的商品
難道這些不是令人垂涎的商機嗎?
我們對我們所住的環境了解的太少 當我們再說又有多少物種絕跡時
我們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少種物種呢?可能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那我們怎麼可能知道有多少物種絕跡了 又有多少物種出現了
這就像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皮夾裡有多少錢 怎麼知道別人偷了我的錢 或是我的錢比原本減少多少
現在是資訊的時代 但是這麼多資訊 我們就這樣接受了
而沒有去深究 這個資訊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它是不是真的 我們可能收到一封轉寄的信 上面告訴我們其實什麼東西是有毒的
大家要小心 然後說這是哪個地方的研究中心的教授提出的
然後我們就信以為真 也不會去研究 這個出處是哪裡 有期刊刊出這份文獻嗎?
或是真的有此文獻 但他只是斷章取義用了其中一小段來作為他的佐證
媒體常常在告訴我們哪裡又有什麼"危機" "浩劫" "災難"
什麼東西又漲價了 大家都買不起 讓我們生活在恐懼之中
麥可摩爾的華氏911有提出類似的觀念 他們都認為美國人現在都活在恐懼之中
對任何事物都有恐懼 牛肉不能吃 飲料不能喝 地鐵不能坐 大廈不能去
我們都活在恐懼之中 但我們到底在恐懼什麼?
麥可克萊頓自己提到 他認為很多讀者讀完這本書後 會開始錯亂
不知道自己該相信什麼 環保份子還是工業頭子?還是政府官員?
他們都是利益團體 背後都代表著龐大的勢力和權力
我們以為自己懂得很多 到頭來發現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cage 的頭像
    kcage

    說出你的願望 否則不會實現

    kc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